Info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接受小记者姚世杰采访

作者:

2025-03-19

@华茂·美堉小记者姚世杰

 

吴院长,能用三个词来形容下罗工柳和戴泽两位老先生吗?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天真、活泼、爱

@华茂·美堉小记者姚世杰

 

吴院长,能说说为什么是这三个词吗?能结合这次的展览说说两位老先生吗?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今天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参观罗工柳先生和戴泽先生的展览,我深感震撼,甚至在某些作品前驻足深读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晚辈,我对这两位前辈的艺术作品并不陌生,无论是他们在央美的展览,还是戴泽先生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的个展,我都曾有幸观赏。但此次展览,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触动了我。

 

美术馆和展览的每一次呈现,都仿佛在与观众进行一场独特的对话,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和情感传递。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对两位老先生各自艺术风格的充分展示,更重要的是,它巧妙地捕捉了两位艺术家在创作历程中的交集与共鸣。例如,看到他们共同前往麦积山的记录,我不禁联想到吴作人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当年探寻中国文化之根的壮丽征程。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展览还深入挖掘了两位艺术家在80年代以后,逐步退休并离开教学一线后,如何继续追求个人艺术表达,展现出了他们晚年的创造力依旧爆棚。这部分内容的呈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年人的童心未泯,以及他们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这是两位老先生为什么“天真”。

 

从策展到与观众的交流,美术馆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匠心。戴泽先生笔下色彩斑斓的小熊、晚年创作的动物花卉,以及罗工柳先生的综合绘画作品,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作品不仅让我对两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美术馆如何通过策展和展览传递艺术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悟。相信现场观众也能通过这个展览感受到了两位老先生艺术的无穷生命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两位老先生“活泼”。

 

总之,这次展览让我有了全新的观展体验,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常看常新”的真谛。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美术馆通过策展和展览传递的方法,也给观者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感动和启迪。这就是艺术带给观众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