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听他们分享!十个人,十个美育故事

作者:

2025-03-12

2024-12-23 来源:学习强国

为了让一线美育工作者的真实故事在教育现场生动呈现,12月21日,“讲述中国的美育故事——华茂美堉专项奖获奖人事迹分享会”在华茂教育博览园开讲。

本次分享会是第四届华茂美堉奖颁奖典礼、第五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分享会邀请了十位第四届华茂美堉奖提名专项奖获得者讲述他们在美育道路上的奋斗与坚守,让更多的人听见中国的美育故事。

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家庭,美育的光芒无处不在。发现民间美人美事,讴歌基层动人故事,将不断擦亮全社会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美育底色”。为吸引更多各界人士关心和支持美育事业,华茂美堉奖于2021年应运而生,以“美堉”命名,彰显了美育依“土”而立、培“土”而生的泥土气息。

图为毛华磊。

从一个“行善事”的念头,到改变一个山村、一群人,乡野艺校的年轻人们聚焦乡村振兴中鲜受关注的精神世界,在前汾溪村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美育试验。乡野艺校创始人、校长毛华磊以《@“乡野艺校”》为题,讲述了自己穿梭于自然山水与田宅古厝间,在乡村美育的田野上书写的故事。

图为潘运兰。

“小黄九姐妹”之一、凯里市第八小学音乐教师潘运兰曾随国家领导人访问日本、法国等国家,让侗族天籁响彻国际舞台。归乡后,她在凯里八小播种音乐梦想,组建侗族大歌合唱队。分享会现场,她以《以美育人 以歌铸魂》为题,讲述了如何通过音乐展现中国文化,如何用热情让古老而美丽的侗族大歌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图为郑勤砚。

郑勤砚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同时也是中央美院少儿美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她以《将美写在中国大地上》为题,讲述了美育事业该怎么用艺术的光芒去温暖并启迪孩子们的心灵。

图为姜春杰。

二十多年来,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初级中学教师姜春杰以满腔的热情,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与艺术殿堂的大门。会上,他以《美育融合的科学教育》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也分享了他那份源自心底的教育热情与使命担当。

图为冯恩旭。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书法学院的冯恩旭教授是美育路上的坚定行者,他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深耕美育领域,引领四川数百所学校进行美育革新。当天,他以《与美同行——冯恩旭和他的美育三部曲》为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图为李桢。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的《冬残奥圆舞曲》惊艳“鸟巢”,背后的策划者是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舞蹈教师李桢。他以爱之名,向世界展现听障孩子的无限潜能。分享会上,他通过网络向现场观众讲述了自己的美育故事,传递了自己对特殊教育深沉的爱与执着。

图为蔡皋。

作为绘本界的“拓荒人”,蔡皋老师用她生动丰富的笔触,为孩子们绘制了一个又一个斑斓的绘本世界。会上,这位“宝藏绘本奶奶”以《美的教育在生活之中》为题,讲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文化的传承。

图为张雄胜。

张雄胜老师来自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满腔热忱倾注于安塞腰鼓的传承与发展。会上,他以《黄土高原上的腰鼓践行者》为题,让听众都感受到了黄土高原艺术瑰宝的魅力。

图为杨培明。

南菁高级中学肇始于1882年的南菁书院,是一所有着140多年历史的百年名校,学校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基于“大美育”的理念对学校课程进行重构,形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架构。会上,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杨培明讲述了学校的美育故事。

图为贺彩霞。

“苔花开”乡村儿童美育计划由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和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企业家于2016年发起,项目联合当地政府、教育部门、高校以及珠三角高校和社会各界资源,致力于全方位推动乡村学校美育教育发展。会上,“苔花开”乡村儿童美育计划项目代表、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贺彩霞以《长江公益·苔花开 我们的美育故事》讲述了美育如何点亮乡村未来,如何在乡村田野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图为杨念鲁。

“怎么样改良我们的美育土壤?这需要我们依靠更多从事美育工作的专业人士以及非专业但热心美育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中国教育学会副监事长,东钱湖教育论坛顾问杨念鲁表示,相信经过若干年美育土壤的改良、改善,祖国的大地上必将孕育出更多美育的硕果。

原文链接 听他们分享!十个人,十个美育故事-学习强国